您现在的位置: 渭南教研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复习课3.2《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设计

  作者:渭南市三贤中学 帖凌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点击数:74 次 字体:

【教学目标】

1.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2.识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理解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增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原因和措施。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发展实体经济重要性的科学认识。

法治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参与主体必须遵循法律。

公共参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联系实际,为乡村经济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教学难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甘肃、陕西宝鸡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复习知识体系  展示教学内容

第一幕:核心考点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必要性

知识拓展: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考察依托发展智能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情境一:观看视频《大荔冬枣—小冬枣推动高质量发展》《宝鸡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预测题:1.人工智能已融入千行百业。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以上。发展智能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其传导路径是(  )

①方便人们的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②促进创新发展→淘汰传统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③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传导路径类试题解题思路;智能经济给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发展智能经济有利于方便人们的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①正确。传统生产方式既要保留又要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淘汰,②错误。发展实体经济应从实际出发,提高发展的质量,而非生产规模越大越好,③错误。发展智能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正确。

第二幕:核心考点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1.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情境二:观看视频《临渭葡萄—小葡萄带动大市场》

预测题:2.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渭南市临渭区在绘制农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过程中,除了打造美丽乡村,还充分发挥村内水土丰沃、景色秀美、古韵幽香等优势,打造出以葡萄种植、古镇游览、千亩鱼塘为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矩阵。农文旅融合发展能(  )

①推动特色乡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②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③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三幕:易错点纠错

易错点一 把高质量发展误认为是高速发展

[矫正1] (2024·湖北名校联盟联考)绿氢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氢,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我国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该项目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并向下游炼化企业连续稳定供应的难题,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该示范项目(  )

①保障了我国氢能产业高速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绿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③实现了我国氢能产业优化升级

④有利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二 对实体经济认识有误

[矫正2] (2024·广东珠海校联考)近年来,南粤大地上,一大批制造业企业不断以科技创新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强劲筋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展现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澎湃动能。这表明广东(  )

①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③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④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易错点三 误以为乡村振兴需要变革农村所有制性质

[矫正3] 某村“两委”创新发展思路,将“治房”工作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盘活全村老旧房屋及当地传统的二十四合院建筑等,鼓励村民改造成特色民宿,并与当地农业、生态、文创、餐饮娱乐等资源融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可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  )

①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②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③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

④变革农村所有制性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四幕:主观题突破

主观题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考查

(2024·江苏部分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2016-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注:2021年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8.4%,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7%。

材料二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兴产业。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与管理的数字工厂,社交、电商的数字平台,智能车、智能家电、无人驾驶等数字商品,正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数字经济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解题思维导图,讲解答题技巧,总结答案。

答案:(1)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扩大,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明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①通过生产要素的重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助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智能化产品的供给,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两个核心考点,结合该考点常见的高考题型(传导题、图表题),设计了预测题、典例题。有易错纠错、主观题突破,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对应的试题。

教学反思:

通过播放视频将高考试题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远及近、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层次地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突出的亮点是教学设计的第三幕:易错纠错。通过纠错精准指出学生知识方面的漏洞,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jks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