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教育浪潮中,我校坚定秉持“立德树人、五育共生”的先进理念,以德育为核心引领,全方位推进课程重构、活动创新以及评价体系革新,成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德润心、以智启真、以体强志、以美育情、以劳践行”融合育人模式。
一、理念融合,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一)以德润心,打造“1336”立德树人体系
“1336”立德树人体系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架构。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项关键德育内容,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作为六大实施路径,凝聚各方教育力量,搭建起坚实的育人桥梁,最终实现一个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智启真,重塑“卓彩”多元课程格局
1. 创新教学策略: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热情。课堂上广泛开展小组合作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2. 丰富学科拓展:积极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同时,开设机器人课程、航模课程等特色拓展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拓宽知识视野,为学生德育发展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三)以体强志,构筑“五环三面”体育德育架构
1. 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基于快乐健身的教学目标与当下体育教学改革需求,我校创新推出“五环三面阳光体育”教育模式。在突破传统、激发兴趣、提升竞技的总体目标下,通过“2 + 1课程、多元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创新形式)、分层体测(根据学生体质分层测试)、特色社团、各类竞赛”等多元途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育体系。
2. 强化体育赛事育人:定期举办校运会、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赛事,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团队赛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与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比赛失败,将体育精神内化为个人品质,砥砺坚韧意志。
(四)以美育情,延展“234”艺术德育版图
“234”艺术特色教育模式是我校美育工作的亮点。“两艺”要求每位初中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艺术特长;“三全”即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面覆盖地实施艺术教育;“四载体”则是以艺术课程、艺术社团、艺术活动及艺术竞赛为依托,全方位开展艺术教育,滋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五)以劳践行,拓展“4 + 2X”劳动实践路径
1. 完善劳动教育模式:“4 + 2X”劳动教育模式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课程渗透四项基本任务,以及基本劳动教育活动和专技劳动教育活动两种活动形式。其中,“X”代表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形式,包括校内清洁、家务劳动、动物喂养指导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劳动实践需求。
2. 深化社会实践落实: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从校内到校外,将德育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发展,尝试解决社会问题,丰富课余生活,开辟具有本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新路径。
二、路径创新,畅通五育融合通道
(一)课程融合,促进德育与学科深度融合
1. 创新“大思政”课程体系:以“卓彩”课程体系为驱动,秉持“思教融合·立德树人”理念,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以思政学科为核心,各学科课程为主阵地,同时将主题活动与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思政课程,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进,全方位育人。
2. 推行“521”小组合作课堂模式: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我校探索推行“52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5”指课堂流程中的“导学、思学、研学、展学、评学”五个环节;“2”强调在“研学”和“评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与激发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1”则是指每周的“周清”活动,确保学生知识巩固。该模式以团队展示成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活动融合,在体验中塑造价值观念
1.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将“劳动实践 +”行动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融入德育元素,同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志愿服务成效,提升学生智育能力。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把竞技比赛与团队合作(德育)、会徽设计(美育)有机融合,实现多育并举。
2.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融合法治教育(德育)、主题演讲表达(智育)和主题创作(美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中,则将心理健康教育(智育)与育人理念(德育)紧密结合,助力学生树立健全人格。
(三)评价融合,多维激励助力学生成长
1. 建立全面评价体系:设立“美德少年”“最美渭初人”“标杆学生”“星级学生”等多元化评价项目,全面考量学生在品德、学业、身心、艺术、劳动等方面的表现。
2. 完善成长档案机制: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直观呈现学生五育发展曲线,精准记录学生成长轨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三、成效与反思
(一)阶段成果显著
我校育人模式改革成效斐然,学生违纪率同比下降15%,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100%。我校德育案例荣获教育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二)未来展望清晰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探索家校社协同机制中如何深化五育融合 ;人工智能背景下德育评价的精准化路径。
五育融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在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路径,不断完善育人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