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渭南教研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关注变化 把握规律 高效备考

  作者:大荔县教学研究室 李静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30日 点击数:2 次 字体:

一、聚焦试题变化,总结命题规律

(一)2024年新课标卷生物学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生物学考试试题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对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及应用。试题体现了新高考命题风格,体现了教育领域改革新要求,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教考衔接,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1.试题结构

选择题共6道,全为单项选择。考查模块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三五本书都有涉猎。选择题依然延续以往高考中重视主干知识和细节相结合的方式,错误选项的选择相对简单,题干情境的表述不长,情境设计真实简单。

大题总共5道。试题前四道出题顺序与以往高考命题风格一致,为固定的第一道必修一的光合呼吸综合;第二道选择性必修一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第三道为选择性必修二的生态系统综合、第四道为必修二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设计;最后一道为新高考下的选择性必修三中基因工程。题型稳定,试题相较于2023年的难度在增大,注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生物学专业术语(长句)表达和科学探究能力。试题都有相应的情景出现,其中图表题和实验探究占比较高。

2.试题评析

高考生物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本次新课标卷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设置创新型的问题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加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方面的考查,强调对学科理解的准确性与深入性,引导教学以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为主,减少一味的机械性刷题现象。试题的难易程度有所区分,较去年新课标卷难度有所增大,突出体现在第5题、第34题和第35题,但也更好地体现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二)陕西省2024选择性考试生物学模拟卷评析

2024年9月20日,陕西省在全省抽取了部分高中的高三学生参与本次选考科目的考试,这次考试可以看作是明年六月本省第一届实施新高考的投石问路摸底考试。

本次生物学试题型新颖,难度梯度适当,情境题比例较大,部分问题涉及跨学科融合,开放型设问不多但思维考查有深度。试卷考虑到了高三复习的学情,覆盖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做到“点到为止”。

1.新高考生物学试卷的变化:

外在的“新”:

(1)由“理科综合”转变为单科分科

(2)题目由"6+5"调整为"16+5"

(3)分值由“36+54"调整为"48+52"

(4)阅读量由"1000+"上升到"5000+"

内在的“新”:

(1)以《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依据

(2)坚持命题四项原则,重点考查五大关键能力

(3)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引导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

(4)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

2.试题特点:

(1)凸显“陕西元素",厚植家国情怀

T8以秦岭地区特有、罕见“棕白色大熊猫”为素材,选择有热度的乡土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T20以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工程为背景,体现陕西人民为建设美丽新家园作出的贡献。

(2)关注生活方式与疾病,倡导健康生活第一理念

健康教育既是全面育人的需要,也是生物学科教育宗旨中固有的一部分。生物教学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自觉性。

T7考查表观遗传与癌症的发生关系。T11以HIV攻击人体免疫细胞过程为背景考察机体的免疫调节。T19以糖尿病为命题素材,要求学生对血糖调节过程这一生理变化间的协调关系、变化原理、调节机制等作出解释。

(3)聚焦资源与环境,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T20立足生态学考查内容,在试题中呈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黄土高原在过去几十年由黄变绿,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 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教考衔接,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试题以情境为载体实现考查目标。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利用熟悉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作为试题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T6、T13、T19等;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现象或问题作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如T4、T10、T17等。

(5)关注现代生物学技术,彰显时代特色

关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应用是面向未来的需要。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T15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T16利用胚胎工程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食蟹猕猴“中中”“华华”。T20通过生态工程来恢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T21将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相结合对微生物改造造福人类,能让学生认识到可以运用生物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专注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T5考查对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及相关知识的理解;T9考查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递模型的构建与理解;T18要求根据遗传图谱、突变碱基位置、荧光信号强度确定CMT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氨基酸突变位置及家族部分个体的基因型,考查了学生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TI9要求根据实验目的完成实验设计,既有条件的控制,又有测量指标的确立,最终预期实验结果,有效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

3.命题规律:

①增加情境试题的比例,无论是客观试题还是主观试题,都将更多地在特定情境中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减少单纯考查记忆、理解层面的试题比例,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的考查;③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考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 ④关注地方特色,关注社会热点,展现科技成果,彰显时代特色,坚定“四个自信”。

二、共享复习策略,科学备战高考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任何教辅资料都不能代替的。新情境下的命题,往往不仅仅是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简单考查,而是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新情境并从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一轮复习,系统全面,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知识网络,构建逻辑概念图,以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做到横向联系和纵向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物学的学科思想。“三新”背景下的新高考复习一定要关注教材“新”,重视新教材更改和添加的知识。

2.课堂高效,培养能力。新时代的复习课特点 :让学生:有思、有问、有答; 使学生:能看、能说、能写。 课堂精讲:多给学生留下讨论的空间; 课后精练: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3.训练有效,强化规范。①以巩固课堂知识为主的课后训练.(及时性);②以落实单元知识为主的单元训练.(定期性);③以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为主的易错训练.(针对性);④以串联知识避免遗忘为主的滚动训练.(强化性);⑤以逐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模拟训练.(提升性)。

4.重视实验教学,落实实验教学 ——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5.把握学科特点,密切关注学情,灵活改变教学策略。

总而言之,新的高考政策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有效复习备考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每一位高中生物学教师在深化对新高考政策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面宽阔的视角探索有效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jks 【打印文章】